close

今天我們去八里掃很久沒去探視的爺爺的墓地

現在的環境已經比多年以前好走很多

記得小時候的記憶總覺得要經過好多好多的墓地才能到達爺爺的墓地

爺爺的墓視野非常的好可以遠眺整個淡水的景色完全不會被阻擋

假如墓地全被移走我相信那兒會是相當受歡迎的建案

掃墓後就開始聊聊我們林家的堂號及歷史

我們林家據聞只有兩個堂號:九牧與西河

而九牧就是我們家這一系的堂號

 

我們林姓一家的始祖就是殷商的比干

以下我找了有關於比干的故事分享給大家

 

三千一百多年前殷商的暴君紂王,在其寵妃妲己的蠱惑之下,曾經把忠心耿耿,進諫三日不去的從父比干,加以慘不忍睹的剖心之刑,這一來,紂王不但失去了一位最忠誠的大臣,而且他殺死自己長輩的罔顧人倫暴行,引起天人共棄,終於加速了殷商的覆亡。根據後世學者的考證,這位被紂王剖心而死的千秋忠義之臣比干,正是後來千千萬萬林姓人的始祖。

 

關於這段淵源,許多古籍上都有肯定而詳盡的記載,譬如,《路史》上說:“殷比干子避難長林之山,因氏焉”;《姓纂》則指出:“殷太丁之後,王子比干之子,比干為紂所戮,其子堅逃難長林之山,遂姓林氏。魯有林放,仲尼弟子。左傳》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左傳》曰,林楚之先,皆季氏之良也”。

 

另外一項《晉安世譜校正序》也指出:“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師比干諫紂而死,其子堅逃于長林,周武王克商,賜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居于周、魯、齊、衛。戰國時,有相趙者,始居九門(今河北省)。秦並趙,徙齊郡、鄒郡(均在今山東省),漢定三秦,分鄒郡,置濟南,遂為濟南人;下邳(在今江蘇省)林氏其後也。”

 

綜合以上的三項文獻,關於林氏的來龍去脈就十分清楚了。他們是上古聖君商湯子姓後裔,其直系始祖為西元前1123年被紂王所殺的少師比干,比干是商帝太丁的兒子,與紂王之父太乙為兄弟,論起輩份應該是紂王的叔父。到了他因忠諫而被殘殺,他的兒子就逃難到長林之山,不久以後周武王滅紂,就賜他姓林,並食采於博陵(今河北省安平縣)。

 

春秋戰國時代,他們的子孫散居于北方的山東及河南各地,然後于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逐漸在山東的濟南一帶聚居,匯為望族,並且漸漸向南繁衍,至晉室南渡之時,江南已經有了林姓的蹤跡,到唐宋之際,族人就已經遍及福建各地

 

先泰時期,立功立言的林姓知名人物不絕於史書,譬如,至聖先師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在衛國碰到一位“行歌拾穗”的老人,並且在子貢的叩問之下,引出一番“死之與生一往一反,故死於今者安知不生於彼……又安知營營而求生非惑乎,又安知之吾今之死不愈昔生乎”的深邃人生大道理,而被孔夫子贊為:“吾知其可與言,果然。”這位平凡而透徹人生的睿智鄉野老人,姓林名類,是早期的林姓傑出人士之一

 

到了清代,林則徐的事蹟,大家更是十分熟悉,他的毅然焚毀英商鴉片200余萬斤,並且把廣東防衛得固若金湯,使得英國軍隊空有堅甲利炮而不得越雷池一步;腐敗的清廷在依鴉片戰爭條約割地賠款之後,又把他放逐到伊犁,他也在那裏幹得有聲有色的故事,受到每一個人的衷心敬仰,這份敬意,並將千秋萬世維持下去,與日月同光。

 

看完了比干的歷史,深深覺得很動容

但也因為忠言進諫的比干被紂王因為妲己的關係而受到剖心之刑

比干的兒子因此逃難至長林之山而後改姓為林

從此隱姓埋名直到周武王把紂給滅掉

這就是林姓的來源

大家呢?大家都知道自己姓氏的來源嗎?

可以詢問一下家裡的長輩後來尋找看看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薇塔小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